

中国有长生不老的瑶池西王母、苦炼仙丹的秦始皇, 外国有用处女血沐浴的血腥玛丽、注射年轻血液返老还童的德古拉…… 总而言之,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可谓亘古不变。 对于普通人而言,永葆年轻不太现实, 让这具平凡之躯能够运转的久一点,才是我们的追求。 《2016 年世界卫生统计》显示: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 76.1 岁, 与1981年相比,足足增加了8.3岁,可谓进步惊人。 常言道,七十古来稀。 然而现代社会,人们活到七八十岁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, 甚至九十多岁的老人也是随处可见。 但与之相对的是,人们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隐形杀手: 癌症、中风、糖尿病、阿兹海默症…… 疾病固然可怕,但助长疾病的罪魁祸首还是衰老。 研究表明,老人患癌症的风险是中年人的40倍, 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则高达600倍! 所以,尽管人类整体寿命在快速增长, 但“英年早逝”的魔咒却始终萦绕身边。 很多人把对长寿的渴望放在某些“秘诀”上, [吃了XX食物]、[喝了XX水]就能长寿? 答案当然是大写的NO! 根据世卫组织的分析来看,影响寿命长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 冠心病、中风、肺炎是导致寿命过短的3大杀手。 于是,研究人员对超级百岁老人展开了持续观察, 发现一个共同特点——他们都很少患上与老龄相关的重大疾病, 据统计,超过10%的百岁老人生命最后3个月没有严重的老龄化疾病。 那么,百岁老人更有可能幸免于多种老龄化疾病,秘诀到底在哪里? 答案无外乎[遗传因素]和[后天因素]。 正所谓“事在人为”,既然无法改变遗传因素, 就让我们从可以改变的后天因素下手吧! 1 饮食方面,可以遵循下面的合理膳食结构图。 2 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,常言道,睡得好、不显老,莎士比亚更是把睡眠比作生命筵席上的“滋补品”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,每天要保证至少 7 小时睡眠,中午小憩 0.5~1 小时,其他时间尽量不要躺卧,以免影响夜间睡眠。 3 4 传统观念中,认为人越老越不宜运动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作为世界最长寿国家的日本,一张宝塔膳食图广为流传,膳食宝塔的顶端是一个正在运动的人,寓意运动是生命陀螺的原动力。 对老年人来说,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增进身体机能,预防疾病发生,总之就是益处多多。 在运动的选择上,老年人应坚持[因人而异]、[持之以恒]、[循序渐进]的原则。推荐的运动有慢跑、爬山、游泳等。 5 有人对长寿的理解是“对生命健康的热爱,对死亡的厌恶”, 所以健康长寿的前提是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。 有了这份坚定的信念和执着后,就要努力做到以上5点, 为健康长寿之路增添一点胜算,“尽人事、听天命”说得就是这个理。